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外汇交易商

外汇交易商

工银国际:【市场观察】2021 年港股策略 - 逐步回归正常

2020-11-25 18:02:36 admin
  我们将为您发送我公司最新的研究报告等信息。
  邱志承,特许财务分析师
  2020年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,主要经济体都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,这推高了主要市场的估值,进

  我们将为您发送我公司最新的研究报告等信息。

  邱志承,特许财务分析师

  2020年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,主要经济体都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,这推高了主要市场的估值,进而使得MSCI全球指数创出新高,成长股表现也明显好于价值股。中国因为防疫成功,经济表现大幅好于海外,这使得更多资金流向香港。香港的银行间流动资金和M2都大幅增长,但直到近期资金才较多流入港股。2021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仍较大,中国的经济优势会带来资金流入,港股1季度会有较好表现,之后随着各国政策回归正常。

  因为新冠疫情和随后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,2020年全球股市波动巨大。从市场风格来看,成分股表现大幅好于价值股。此外,受疫情的冲击,美国、欧洲和日本上市公司的平均EPS均有下降,但这三个市场的P/E估值都大幅提升,日本和欧洲已经达到历史高位,这主要是因为几大央行货币政策的大幅宽松。

  中国经济表现较好,使得其货币政策与其他经济体不同,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点。高利差,中美贸易战的降温,美元指数的下行,使得更多资金流入中国。香港市场作为外资流入的重要渠道,银行同业市场的流动资金余额较年初增长近10倍,港币与美元的利差也大幅下降。只是这些流动性并没有很快流入股市, 2020年大部分时间港股跑输全球股市,跑输的直接原因是低估值。港股与美国、欧洲和日本的P/E估值差距上升到历史最高。即使扣除了无风险利率的影响,港股与这几个市场的估值差距也处在近期较高的水平。

  港股的价值股与成长股表现也有明显分化。截至目前2020年香港的成长股表现要好于价值股26个百分点,但港股成长股表现弱于新兴市场成长股大概12个百分点。最近一个月市场风格有所调整,价值股表现开始强于成长股。成长股与价值股的分化影响了行业板块的表现,金融、能源、工业的表现较弱,而IT、医疗板块和消费板块有很好的表现。而且医疗保健、可选消费和IT板块估值在2020年大幅上升,目前医疗保健板块的P/E估值已经在百倍左右,金融板块P/E不到十倍,能源、材料、电信服务、房地产板块的估值也在10-15倍之间。

  预计2020年末到2021年初全球疫情将持续恶化,而新冠疫苗研发也在快速推进。因此,我们推测,全球新冠疫情顶峰很可能在1季度出现;进入2-3季度后,得益于疫苗的推广和北半球气温的上升,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将逐步降低。

  因为2021年上半年,疫情仍对全球经济有较大的影响,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十分宽松。而中国经济表现与海外经济的差距依然较大,港股作为投资中国的重要渠道,会有较多的资金持续流入。随着港元基础货币和M2增速的提高,港股的表现已开始显现优势。

  估值大幅上升推动2020年全球股市

  全球主要股市大幅波动,但仍创出新高

  2020年是全球股市波动巨大的一年。在2月中旬前,市场维持了2019年上行趋势,MSCI全球指数也创出历史新高,之后因为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暴发,MSCI全球指数从高点暴跌约35%。从4月开始,随着对疫情恐慌的结束,加上主要经济体出台了多项应对政策,全球市场逐步回升。之后虽然因为美国大选里的不确定性,市场出现一些波动,但仍保持了向上的势头,截至11月中旬,MSCI全球指数进一步创出新高。

  虽然全球市场在2020年整体走高,但不同市场有所分化。发达市场里,美国股市表现较好,标普500指数上涨了10%以上,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大涨了约30%;日本和欧洲则相对较弱,日经指数仅上行了7%,泛欧斯托克指数则是略有下跌。

  成长股大幅跑赢价值股,

  相对于不同市场表现的分化,不同风格股票的表现区别更大,2020年主要是成长股与价值股的分化。

  我们用4周收益率的移动平均来衡量这两大板块表现的差距。从下图可以看到,在2020年前,成长股虽然表现要略好于价值股,但并没有持续大幅的优势。而在进入2020年后,成长股的优势表现变得十分显著,因为截至目前成长股已经跑赢价值股30个百分点左右。

  估值上升是2020年全球股市的主要推动力量

  成长股表现的突出并不是因为其业绩在2020年获得了快速的成长,更多是市场情绪的结果。

 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冲击,直接体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上。除了A股公司能够基本持平以外,香港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上市公司的平均EPS都有明显下滑,欧洲和日本公司的EPS的跌幅较大,而这两个市场的P/E估值则有大幅上升。

  美联储的政策已经部分陷入流动性陷阱

  美国、欧洲和日本股票估值的大幅上升,主要是因为几大央行货币政策的宽松。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大爆发,各主要央行都推出了扩张性货币政策,这体现为其资产规模的大幅上升,以及无风险利率的降低。

  不同央行的政策力度有较大的不同,美联储的政策力度最大,其资产规模较疫情前扩张近一倍,目前仍继续每月买入1200亿美元的债券,而欧洲和日本央行的扩表速度要远低于美联储。

  低估值拖累了港股的表现

  新冠疫情对中国与海外的影响明显不同

  全球经济都受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,但对于中国和其他经济体的时点有明显的区别。我们从制造业PMI可以看出,中国经济的低点是今年的2月,而全球经济的底点是4月,这与各自疫情严重程度基本相符。

  中国更好经济表现带来了更强的利率与汇率

  因为中国在1季度就控制住了疫情,这使得中国在2020年的经济表现要大幅好于其他主要经济体。2020年全球贸易的规模有明显的萎缩,美日欧的出口规模均为负增长,只有中国出口还保持了持续的上升,按美元计算的10月中国出口增速高达11.4%,这使得中国出口的全球份额在2020年上升明显。

  经济表现的不同,也带来了货币政策的不同,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在中国疫情爆发期间有所缩小后大幅上升,目前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高点。

  香港市场对海外投资者更为开放,故出现了较多的资金流入。最为直接的体现是银行同业市场的流动资金余额在5月后出现了大幅上升,从仅有500亿元,上升到接近5000亿元。与此同时,港币的汇率也从联系汇率的下限上升到上限,HIBOR与美元LIBOR,以及CNH HIBOR与SHIBOR的利差也在5月后大幅回落。

  这些都体现了香港市场流动性的宽松,但这些流动性并没有很快流入港股市场,因此在2020年的大部分时间,港股是跑输全球股市的。

  港股和其他主要市场估值差距处在历史高位

  港股市场跑输其他市场直接的原因是估值较低,历史上港股估值一般低于其他主要市场,而且这一差距在2020年进一步扩大。

  港股除了与A股的P/E估值差距没有扩大,与美国、欧洲和日本的估值差距在2020年有大幅上升。虽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上市公司业绩因为疫情大跌,但港股与其他市场如此之大的P/E估值差距也是史上未见的。

  因为不同地区货币政策不同,不同市场适用的无风险利率也有较大的差距,这使得不同市场的P/E估值不完全可比。因此我们使用的指标是调整后E/P,该指标为P/E的倒数减去各市场的无风险利率,单位是百分比。这一数值已经剔除了无风险利率的影响,代表市场对于上市公司未来增长的预期,以及市场风险的溢价。这项指标越高,显示市场对于未来增长预期越低,风险溢价越高,即估值更有吸引力;反之反是。

  在调整之后,其他几个市场的估值差距有明显的缩小,显示无风险利率对于股票估值有显著的影响。

  因为一些结构性的原因,港股的估值持续低于其他市场,在比较调整后E/P时,也不仅看当前的差距,而会关注目前的估值差距相对于历史上的水平。因此我们还计算了调整后E/P估值差距的历史变化。下图可以看到除了与美股估值差距没有扩大外,与其他市场的估值差距都处在近几年的高位。而最近两月估值差距有缩小的趋势,我们认为这与近期海外资金流入港股有关,资金持续流入终究会推高股市。

  成长与价值股的分化决定了港股的行业板块表现

  前面我们统计了全球成长股与价值股表现的差距,实际上港股市场的成长股与价值表现也明显的不同。在港股市场上,成长股的显著优势是从2季度开始的,截至目前,2020年香港的成长股表现要好于价值股26个百分点,虽然港股成长股的表现较好,但相对于其他市场依然是落后的,具体来说港股成长股表现弱于新兴市场成长股大概12个百分点。但最近一个月市场风格有所调整,港股的价值股表现开始强于成长股。

  成长股与价值股表现的差异直接影响了行业板块的表现。金融、能源、工业的表现较弱,而其他成长行业板块则有较好表现,包括IT和医疗板块,此外消费板块也有很好的表现。

  港股成分股与价值股表现的分化,也带来了不同行业估值水平的巨大差距,医疗保健板块的P/E估值已经在百倍左右,而金融板块的P/E估值不到十倍,能源、材料、电信服务、房地产板块的估值也在10-15倍之间。

  2020年港股一级行业的估值相对2019年末有了巨大的变化,医疗板块的P/E估值出现了巨幅上升,此外可选消费和IT板块的估值上升也很大。

  港股行业板块表现的分化,也使得恒生指数与恒生综指在2020年的表现出现了明显分化,前者在2020年下跌了7%左右,而后者则上升了7%以上,这两个港股基准的15个百分点的分化,在历史上是未曾有的。

  预计港股1季度走强,价值股相对领先

  预计新冠疫情将在2021年1季度达到顶峰

  新冠疫情是2020年最重要的外部变量,我们判断,这也将是2021年上半年最重要的外部变量之一。

  我们用日均(7天移动平均)新增确诊和死亡人数作为判断疫情的重要指标。可以看到全球每日新增感染没有过明显的下降,进入4季度之后,还出现了大幅上升,目前已经达到30多万;而日均死亡人数则是从4月的高点明显回落,近期又有大幅上升,已经接近万人,这显著高于之前4月的高点。

  我们在判断疫情的实际严重程度时,需要考虑到这两项数据受到检测条件和医疗条件的影响。因为检测数量的大幅上升,现在感染较之前更容易得到确诊,这在上推高了新增确诊数量。与此同时,医疗条件较上半年也有明显的好转,这明显降低了新冠的死亡人数。我们可以看到死亡率在4月后的大幅下降,全球病死率已经下降到1.5-1.6%,美国的这一数据则为1.0-1.2%,已经不到4月的1/10。

  因此,并不能仅因为全球日均感染人数大幅上升,就判断目前的疫情较4月时严重很多;但近期日均死亡人数创出新高,则显示了新冠疫情在秋冬季的再次暴发的确是较4月的高点更严重了。

  美国是疫情目前最为严重的国家,其日均确诊已经达到13万人以上,其新增确诊在全球占比已经从9月的13-15%,提高到25%左右;日均死亡也上升到了千人以上,但仍大幅低于之前的高点。

  随着北半球气温的进一步下降,新冠疫情可能会进一步恶化。因为日均死亡人数的持续上升,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限制人员流动,甚至封城的手段来控制疫情,这会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。受近期疫情持续恶化的影响,欧盟将2021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期自6.1%下调至4.2%。

  虽然2020年末到2021年初的全球疫情正在持续恶化,但新冠疫苗的研发也在快速的推进,中国与海外均有多项疫苗进入了三期临床测试,且目前的测试成绩也较好。虽然疫苗并不能完全消除新冠疫情,但会对于2021年防疫有重大作用。

  我们预计全球有望在2020年末开始量产新冠疫苗,但在2021年初,疫苗的产量还不足以完全遏制持续暴发的新冠疫情,特别是mRNA疫苗需要超低温的保存条件,会影响其推广的速度。我们判断:全球新冠疫情的顶峰将在1季度出现;进入2-3季度后,大规模生产的新冠疫苗将能够覆盖中国和发达经济体的大部分人口,加上北半球气温的上升,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冲击将逐步降低,到2021年底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将会十分有限。

  2021年各国政策和货币环境将回归正常

  基于对于2021年疫情发展的预测,我们对2021年重要政策也做出相应的展望。

  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温和增长

  新冠疫情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业绩有显著的影响,我们可以看到1季度的销售毛利率大幅下挫,但随后明显回升;4个季度滚动ROE,在经历了明显下降之后,目前所基本企稳,中国企业已经从疫情中恢复。

  我们在2020年中期策略报告中,也进行过类似的回归分析,当时的预期全年中国经济全年仅是略有增长,但前3个季度,中国GDP已经恢复增长,名义GDP增速达到了3.6%,因此2020年非金融企业的经营利润已经高于之前的测算,此外上市公司还会部分平滑利润,2020年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增速有望接近零。

  根据我们经济学家的预测,2021年中国的GDP增速为9.1%,考虑到通胀的影响,GDP名义增将10%左右,基于上面的回归方程,2020-2021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营利润增速在17%左右,不过因为上市公司的平滑利润操作, 2020年净利润被部分抬高,2021年的增速则会总会低于方程预测的水平,我们预计实际增速将在10-15%之间。

  2020年,中央政府要求金融业要向实体经济让利,中国商业银行在1-3季度净利润下降8.3%。这除了实际让利以外,也有部分是因为银行提高拨备力度,主动进行了利润调节。这些被隐藏的利润将会在2021年部分释放出来,至少银行业不会在2021年隐藏利润,这对2021年港股上市公司整体的利润表现会带来帮助。

  对于港股来说,上市公司不只是内地企业,还有香港本地公司和少量外资企业。因为香港经济在2020年受到疫情严重打击,全年的GDP预计将下滑6.1%左右,如果2021年疫情影响逐步消失,其经济也会有较明显的反弹,使得港股上市整体的利润增速将不低于内地公司的水平。

  综合分析,我们预计2021年港股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将在10-15%之间。

  港币供给增速有望上升

  如我们之前的策略报告多次分析了港元的基础货币能决定M2,而港元M2对港股市值有重大的影响。

  2020下半年港元基础货币的增速明显提高,从1月的2.0%上升到了9月的15.3%,3季度增速提升更为明显。这与前面分析的海外资金流入香港,推高银行间流动资金余额,以及港币利率下行和汇率上升相符。

  受基础货币增速大幅提高的影响,M2增速也随之提高,M2同比增速从上半年的2-3%,上升到了9月的9.2%。M2增速的提高相对于基础货币有一定的滞后,但目前上升速度为历史少见。

  我们预计2021年上半年,因为疫情仍对全球经济有较大的影响,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十分宽松,美元利率处在零利率附近。中国经济表现与海外经济的差距仍较大,这使得较多海外资金流向中国企业,港股作为投资中国的重要渠道,也会有较多的资金流入。虽然在2020年多数时间港股表现相对较弱,但随着资金的持续流入,港元M2增速的提高,港股的表现已经开始具有优势。

  进入2季度后,虽然新冠疫情的影响还远未消失,但因为疫苗的普及已经基本确定,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也随之调整。美元长端利率和美元指数将逐步上升,新兴市场的美元流动性宽松也将逐步结束,港股面临的资金面也将较1季度时有所收紧。

  邱志承, CFA

  邱志承先生是工银国际研究部股票策略师。他拥有逾13年的证券研究经验及6年银行工作经验,曾任职国信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及海通证券金融业高级分析师。他于2008年至2012年期间被《新财富》选为最佳分析师,在2019年《机构投资者》大中华最佳分析师(海外)评选中入围投资组合策略团队。他持有武汉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及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。

  工银国际是中国工商银行的全资子公司

  如需要可向工银国际索取进一步资料免责条款

  本文件所载意见纯粹是分析员对有关国家及相关经济情况个人看法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验证码: